研究背景: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是以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疏松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常见于有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人。作为血管性痴呆(VaD)和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步态障碍、排尿障碍、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和其他认知损害及皮质下损害等不仅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而且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负担。早期诊断SIVD,并采取积极有效治疗措施对改善预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胱抑素C(CysC)是近年来发现的对体内组织蛋白酶B抑制作用最强的一种蛋白质,可与组织蛋白酶相互作用,保持动脉内膜下细胞外基质沉积与降解的动态平衡,一旦两者失衡将在动脉粥样硬化已启动的基础上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CysC在小血管病变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SIVD患者血清CysC水平变化,了解其是否为SIVD的危险因素;通过分析血清CysC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影像学特征之间的关系,评估CysC在SIVD脑损害中的价值,为将来临床干预提供部分依据。
方法:选取76例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SIVD患者为病例组,30例来自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健康体检正常老年人为对照组,均行头颅MRI影像学检查,MMSE、MoCA等认知功能评估,以及CysC、Scr、GLU、TC、TG、LDL-CH、HDL-CH等实验室检查,并收集高血压病、糖尿病、脂代谢异常、脑血管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及受教育年限等相关临床调查资料。
结果:1.SIVD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1.18±0.15mg/L、1.04±0.13mg/L),二者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2.两组间血管危险因素比较,SIVD组较对照组有更高的吸烟史、饮酒史(p=0.021;p=0.020);两组间CysC、总胆固醇及舒张压差异显著(p<0.001;p=0.043;p=0.024);其他血管危险因素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两组间血管危险因素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因变量为是否发生SIVD,自变量包括吸烟史、饮酒史、舒张压、总胆固醇和CysC。采用ForwordStepwise方法,入选的变量分别是舒张压(p=0.025)和CysC(p<0.001),表明CysC是SIVD脑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不是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与舒张压共同参与导致脑小血管损害。4.SIVD组神经影像学特征包括单纯脑白质疏松(LA)组25例,单纯腔隙性脑梗死(LI)组23例,脑白质疏松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A+LI)组28例;LA+LI组CysC水平最高(1.24±0.13mg/L),LA组最低(1.13±0.16mg/L),LA+LI与LA组、LA+LI与LI组间CysC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9,p=0.043),LA组与LI组Cys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VD中存在LA神经影像学表现53例,其中1级13例、2级16例、3级13例、4级11例;其4个不同等级间CysC差异有显著性(χ2=16.00;χ2=22.19;χ2=33.88;χ2=37.77,p<0.01),且以LA损害严重的3级、4级CysC升高最为显著。
结论:1.SIVD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CysC可能是SIVD脑小血管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2.血清CysC水平与SIVD神经影像学损害程度呈正相关,CysC水平越高,SIVD患者神经影像学表现更为丰富,脑白质损害程度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