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应用瞬时波强(WI)技术结合高频超声评价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桡动脉弹性改变及结构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将84例T2DM患者按照病程分为B、C两组:B组(病程?10年)42例,C组(病程?10年)42例,选择同期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所有T2DM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组织制定的T2DM诊断标准。所有人员入选时均需除外以下情况:心衰、高血压、心律失常、吸烟、饮酒、慢性肾衰和全身大血管病变者。利用WI技术来测量健康人和不同病程T2DM患者双侧桡动脉的弹性参数。检查前,所有受检者需静息15min,充分暴露上肢,使用袖带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右上肢血压3次,取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检测WI时的标准血压。然后连接心电图导线,在安静环境下嘱受检者取仰卧位平静呼吸,将探头纵切至于腕部,选取WI条件后,进入B/M模式,将声束与血流的夹角调整为60°,调整取样门方向,使两条取样门准确置于桡动脉前、后壁中-外膜分界处,实时追踪桡动脉血管壁运动曲线;待图像稳定后,按下 select键同时进行采集并储存后进入 WI显示画面,输入血压值,记录三组人员的WI相关参数,包括血管顺应性(AC)、瞬时加速度波强(W1)、瞬时减速度波强(W2)、血管压力应变弹性(Ep)、血管硬化参数(β)、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及负向波面积(NA)。同时利用高频超声在距双侧腕部近端皮肤皱褶2cm处测量三组人员双侧桡动脉内中膜厚度(rIMT),对以上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各组一般参数比较:
A、B、C三组之间年龄、性别比例、身高、体重、BMI、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2.各组桡动脉WI相关参数比较:
B、C两组的AC、W1、W2均低于A组(P均?0.05); C组的AC、W1、W2低于B组(P均?0.05);B、C两组Ep、β、PWVβ均高于A组(P均?0.05),C组Ep、β、PWV高于B组(P均?0.05)。A、B、C三组N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3.各组桡动脉结构及rIMT测值比较:
(1)A组双侧桡动脉内膜光滑,纵切时管壁呈两条平行的线状高回声;B、C两组双侧桡动脉内膜不同程度增厚、不光滑,纵切时管壁薄厚不均。
(2)B、C两组rIMT厚度高于A组(P均?0.05),C组rIMT高于B组(P均?0.05)。
结论:T2DM患者的桡动脉弹性及结构随病程的进展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WI技术能够定量、准确的评价不同病程的T2DM患者双侧桡动脉弹性的异常改变;高频超声可直观、清晰的显示出不同病程的T2DM患者双侧桡动脉的结构改变。二者联合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对T2DM患者血管病变的临床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