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调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急性期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检出率,探讨LAA急性期CMB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1.从2016年4月-2017年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发病的,并按照2007年改良版TOAST分型诊断为LAA急性期的患者共78例,对这78例患者于急诊就诊时采用美国GEDiscovery MR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扫描,排除已经发生CMBs的患者6例及进行溶栓治疗的7例患者后,共计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入院24h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患者禁食12小时后于入院次日晨7时采取空腹肘正中静脉血进行生化检查,包括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尿酸(uric acid,UA)、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I)等。入院24小时到1周内再次进行头颅SWI扫描。影像学图像分别由磁共振室及神经科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阅片,若结论产生分歧,参照CMBs的数量观测量表(Brain Observer Microbleed Scale,BOMBS量表),意见达成一致后记录CMBs情况。
2.调查LAA患者急性期CMBs的检出率。
3.将所有入组患者根据是否有CMBs分为两组,即:有CMBs组和无CMBs组。选取性别、年龄、体重、吸烟、饮酒、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血脂(TC、TG、HDL-C、LDL-C)、HCY、UA、FBI等因素分别在有无CMBs两组间进行单因素分析,了解以上因素在两组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
4.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CMBs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CMBs发生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1.CMBs的检出率显示:LAA急性期患者CMBs的检出率为60.00%。
2.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CMBs两组间男性、高血压病、HDL-C、UA有统计学差异(P﹤0.05)。
3.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3.844,95%置信区间1.277-11.57,P=0.017)、高血压病(OR=3.204,95%置信区间1.072-9.575,P=0.037),以上两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LAA急性期患者CMBs的检出率为60%。
2.在LAA急性期患者中,男性、高血压病、HDL-C、UA可能是CMB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3.男性、高血压病是LAA急性期患者CMB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