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研究
来源:
酒旗网 作者:酒小旗 2023-08-18 阅读:872
1944年在甘肃河西的敦煌发现了第一座壁画墓。迄今为止,在长达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在河西走廊发现的魏晋十六国时期壁画墓达到了49座,分布在武威以西至敦煌及其以东的大片区域内。本文即以这49座壁画墓为对象进行综合研究。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第一,运用考古学类型学的方法,对河西地区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墓进行分区和分期。包括墓葬的分期与分区、照墙的分期与分区两部分。分区研究,对壁画墓在形态上所具有的地域差异进行分析,总结出了酒泉、敦煌二大地域传统的形态表现。同时利用地域传统因素的消长,来分析墓葬形制上的变化,以解决无纪年墓葬的断代并探讨地域传统变化的原因。确认出了4座西凉时期的墓葬,总结了十六国时期河西壁画墓的特点。分期建立起了河西酒泉地区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的时序框架,将壁画墓共分为了三期。这三个时期的墓葬一脉相承,从而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轨迹,并分析了变化的历史原因。第二,对墓室壁画进行综合研究。首先对题材进行分类,将河西壁画的题材分为天界类、升仙、仙境和祥瑞类、墓主世俗生活和财富类、镇墓驱邪和厌胜类、云气纹共五类,建立起解释图像的基础。再对图像的配置规律进行分析,将图像的解读与配置规律结合起来,强调图像与墓葬空间的位置关系。对题材的内容结合大量的汉代图像资料和史籍文献进行释读,对以往误读的图像也重新进行了释读;对于酒泉地区墓葬后室所见的大量的丝帛、箱奁及圆圈形图像,根据出土的题名画像进行考释,并结合文献对其意义进行了分析;对图像绘画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区分出精细与粗率的画风,这对于认识壁画绘画风格的变化有着重要作用。第三,利用发现的考古材料对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的源流影响进行讨论,主要讨论与中原、新疆地区的关系,并与北魏墓葬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河西魏晋壁画墓继承了汉代中原的墓葬形制和墓室画像题材。在十六国时期河西壁画墓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墓葬形制特点。这与河西地区政权的变化有关。河西与新疆吐鲁番的墓葬在面貌上具有共同点,这一时期的吐鲁番地区明显地受到河西文化的影响。同时发现北魏大同和洛阳的帝陵的甬道特点,与河西地区的墓葬相同,并在北齐的大型墓葬中使用,对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厘清了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的源流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