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掌握安徽省农村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现状及特点,明确各影响因素对生命质量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科学的卫生技术评估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欧洲五维度五水平健康评定量表(EQ-5D-5L)对安徽省农村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进行测评,共筛选出3500份有效样本。五维度健康状况采用单因素ordinal回归分析和多因素ordinal回归分析,EQ-VAS评分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与分析:(1)33.43%的调查对象在五个维度上均没有问题;调查对象在五个维度上有问题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疼痛/不适(55.11%)、焦虑/抑郁(38.40%)、日常活动(30.26%)、行动(24.20%)、自己照顾自己(14.34%); EQ-VAS评分平均为(71.35±18.21)。
(2)调查对象慢性病患病比例、近两周患病比例、近一年住院比例分别为52.00%、46.60%、14.74%;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性病患病比例和近两周患病比例不断上升,近一年住院比例变化趋势呈“V”状,35~44岁年龄组近一年住院比例最低。
(3)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是疼痛/不适、焦虑/抑郁、EQ-VAS得分的影响因素;15~44岁调查对象主要健康问题是焦虑/抑郁,45岁及以上者主要健康问题是疼痛/不适;焦虑/抑郁有问题的比例在55~64岁达到峰值,行动、自己照顾自己、日常活动、疼痛/不适有问题的比例在65岁及以上达到峰值。多因素分析未发现性别、婚姻状况、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4)文化程度越高,行动、自己照顾自己、日常活动能力越高,越不容易发生疼痛/不适问题,EQ-VAS得分越高。无业/失业组行动、自己照顾自己、日常活动能力至少变差1个等级的风险分别是在业者的1.92、2.25和2.51倍,EQ-VAS得分平均比在业者低5.47分;离退休组自己照顾自己能力至少变差1个等级的风险是在业者的2.03倍。高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者发生疼痛/不适、焦虑/抑郁的风险较低, EQ-VAS得分较高。
(5)多因素分析表明,饮酒者在自己照顾自己、日常活动、疼痛/不适上健康状况优于未饮酒者,EQ-VAS得分平均比未饮酒者高4.34分,这与吸烟、饮酒是健康危险因素的定论存在很大的出入,这可能和本次调查是横断面调查、调查问卷设计不足有关,有关吸烟、饮酒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调查。体育锻炼者自己照顾自己、日常活动的能力较好,发生疼痛/不适、焦虑/抑郁的风险较低。
(6)除未发现近两周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风险高于近两周未患病者外,患慢性病、近两周患病、近一年住院的调查对象五维度出现问题的风险高于未患慢性病、近两周未患病、近一年未住院者;EQ-VAS评分分别比未患慢性病者、近两周未患病者、近一年未住院者低5.45、5.81、8.04分。
(7)高水平客观支持是行动、焦虑/抑郁的保护因素;高水平主观支持是行动、自己照顾自己、日常活动的保护因素,EQ-VAS得分也比低水平主观支持者高2.96分;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越高,越不容易发生焦虑/抑郁问题。
结论与建议:调查发现安徽省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大,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不容乐观。为提高安徽省农村居民生命质量,建议相关政府应加强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加大农村老年人健康保护,关注丧偶人群心理健康;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健康公平性;加快农村地区健康传播,优化农村居民健康行为;加强慢性病筛查,提高基层慢性病管理与服务水平;动员全社会力量,完善农村居民社会支持网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