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及治疗。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率居于脑血管意外的第3位,每年在普通人群中约有8-10/10万人发病,其中6-69%可继发脑积水,SAH后脑积水可导致认知功能的缺陷和神经功能损害,加速病情进展,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1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的完整临床资料,其中并发脑积水(急慢性)32例进行随访及回顾性分析,得出了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积水的形成的各种因素及治疗方案。
临床资料及方法:
1.临床资料
1.1 基本临床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入1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投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位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到住院时为3小时-48小时。入院后行头CTA或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一步明确位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出血,并确定动脉瘤的位置和大小。其中继发脑积水(急慢性)32例,本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范围27-73岁,平均年龄62±3岁。
1.2 既往病史既往头痛病史者28例,高血压病史者11例,冠心病病史者6例,后二者兼有者2例,糖尿病病史者8例,21名患者合并脑萎缩及腔隙性脑梗塞。
1.3 专科检查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4例,Ⅲ级14例,Ⅳ级7例,Ⅴ级4例。;入院后行CT检查,Fisher分级: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10例,Ⅳ级14例;SAH次数:1次5例,2次17例,3次8例;动脉瘤位置:颈内—后交通动脉瘤9例,前交通动脉瘤13例,大脑中动脉瘤5例,大脑后动脉瘤2例,小脑后下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例。
2.治疗方法及时机入院后根据病情轻重均在6h-14天内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行翼点或改良翼点开颅夹闭动脉瘤24例,经血管介入栓塞8例;手术时机:3d内18例,>2周14例。
3.治疗结果评价出院时治疗结果评分为:1、良好;2、轻残;3、重残;4、死亡。于出院后治疗结果中统计分析,将良好和轻残定为预后良好,将重残及死亡定为预后不良。统计结果为:恢复良好者为17例,轻残为7例,重残为8例,死亡0例。
4.结论
1.SAH后脑积水大体上可分为急性脑积水和慢性脑积水,其发病机制各不相同。急性脑积水的发病机制认为是脑室、脑池和蛛网膜下腔内的血液影响了中脑导水管、Monroe孔、基底池甚至整个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内的脑脊液循环,导致脑脊液通路的梗阻;慢性脑积水的发病原因为蛛网膜下腔纤维化影响脑脊液循环吸收,当脑脊液循环持续受阻和/或吸收功能不良时出现脑积水。
2.SAH后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因素:性别(女性为多)、年龄(>60岁)、高血压病史和入院时及动脉瘤术后血压增高、反复多次出血、动脉瘤的位置及大小、多发动脉瘤、脑室内及脑池积血、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的增高、糖尿病、吸烟饮酒史等。
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处理原则应该根据发病的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对病情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处理方式均有不同,需制定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患者延长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