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牛下颌切牙釉质超微结构的研究
目的:对牛切牙釉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探索牛牙釉质中釉柱和釉柱间质的排列方式以及釉柱和釉质间质之间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取9颗新鲜牛下切牙用慢速切割仪(Isomet,Buehler,LakeBluff,USA)切除牙根。其中8颗牛牙先沿着矢状(唇舌)向均分成三份(近中1/3,中1/3,远中1/3);再将每部分沿着水平(近远中)向三等分(切1/3,中1/3,颈1/3)共分成9个部分;然后将每个部分再次进行矢状向和水平向的三等分,共计77个样本。之后将每个样本的牙釉质沿冠状(平行釉牙本质界)均分。所有样本用1mol/lHCl处理10秒以暴露釉柱和釉柱间质的排列,然后经酒精梯度脱水(25%,50%,75%,100%,各20分钟)、自然干燥和喷铂金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SEM)观察。另1颗牛牙唇面牙釉质薄片经一系列SiC砂纸抛光至3000粒度后,10%柠檬酸酸蚀3s,超声1min,吹干,在原子力显微镜(NanoScopeIVaAFM,Veeco/DI,USA)在敲击式模式(TappingMode)下观察其形貌。
结果:SEM观察发现牛切牙唇面牙釉质釉柱分布特点:平行釉柱分布于牙釉质表层、颈部和切嵴,Hunter-SchregerBands(HSBs,施雷格线)分布于牙釉质内层。HSBs以釉柱组相互交叉和釉柱与釉柱间间质相互交叉为特点。牙釉质内层釉柱间质较厚。AFM观察发现牛牙釉质中釉柱间质呈板层状,HAp晶体长约600nm,直径约80nm。
结论:牛牙釉质主要由釉柱组相互交叉及釉柱和釉柱间质相互交叉为特点的HSBs和平行釉柱组成。平行釉柱分布于牙釉质表层、颈部和切嵴,Hunter-SchregerBands(HSBs,施雷格线)分布于唇面和舌隆突的牙釉质内层。
第二部分
牛切牙釉质与人切牙釉质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目的:本实验旨在直接比较牛切牙和人切牙釉质釉柱和釉柱间质超微结构的差异。
材料和方法:取17颗牙周病患者的切牙(上颌中切牙5颗,上颌侧切牙,下颌中、侧切牙各4颗)。其中16颗牙(四种切牙各4颗)用慢速切割仪(Isomet,Buehler,LakeBluff,USA)沿着矢状方向三等分切割(近中1/3,中1/3,远中1/3)后,再沿着水平方向三等分切割(切1/3,中1/3,颈1/3),每颗牙制成9个样本。先观察每个样本的矢状切面和水平切面后,将样本的牙釉质沿冠状(平行釉牙本质界)均分。所有切面经1mol/lHCl处理和酒精梯度脱水后用SEM观察。另1颗上颌中切牙的唇面牙釉质制成1mm厚薄片,经10%柠檬酸酸蚀3s和超声1min,干燥后在原子力显微镜(NanoScopeIVaAFM,Veeco/DI,USA)在敲击式模式(TappingMode)下观察其形貌。牛切牙的处理方法同第一部分。
结果:SEM观察发现牛切牙和人切牙釉质均由HSBs和平行釉柱组。HSBs主要分布与唇面内层牙釉质和舌隆突部位的内层牙釉质,平行釉柱则分布于所有外层牙釉质、切嵴和颈部。牛下颌切牙的HSBs的明暗带之间有过渡带,但人切牙中没有。在牛切牙中釉柱间质厚呈板层状,与成行的釉柱相间隔,但在人切牙中釉柱间质菲薄且围绕釉柱排列。人上颌中切牙主要特点是舌隆突部位牙釉质的平行釉柱较厚和整个牙釉质中的釉柱间质菲薄。AFM观察发现牛牙釉质中的HAp晶体直径和长度均较人牙大。
结论:牛切牙釉质中釉拄间质厚,呈板层状,与釉柱形成交叉平面,HSBs明暗带间有过渡带。人切牙中釉拄间质薄,围绕釉柱排列,HSBs中没有明暗带。在用牛牙替代人牙进行牙科实验时,需要考虑到它们的牙釉质超微结构的不同。
第三部分
牛切牙不同部位和不同切割方向对牛牙釉质粘接强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牛切牙不同部位和不同切割方向对六种自酸蚀粘接剂的牙釉质微拉伸强度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选取35颗新鲜拔除的牛下切牙按照不同方向切割分成5大组:A组:矢状方向(切颈向)组;B组:45°矢状方向组(与A组成45°夹角);C组:水平方向组(近远中向);D组:45°水平方向(与C组成45°夹角);E组:冠状方向组(唇面)。各切面用磨抛机依次用不同颗粒度的碳化硅砂纸(SiC)进行处理:300-,800-,1200-grit(粒度)。每组留取1颗用于扫描电镜观察。其中第C,D,E组每颗牙齿再分成切1/3、中1/3和颈1/3三部分。每组(A,B,C,D,E)各采用6颗牛牙,分别用6种自酸蚀粘接剂处理(ClearfilSEBond,日本可乐丽株式会社;ClearfilS3Bond,日本可乐丽株式会社;IBond,德国贺利氏古莎齿科公司;GBond,日本而至公司;AdperEasyOne,美国3M公司;XenoⅢ,德国登士柏公司)。然后用同一厂家的相应复合树脂(ClearfilMajesty,日本可乐丽株式会社;Venus,德国贺利民古莎齿科公司;GradiaDirect,日本而至公司;FiltekZ350,美国3M公司;SpectrumTPH3,德国登士柏公司)分两层堆积树脂块,分别光固化20-40s.所有样本在室温下储存于37℃水浴中24小时后,利用慢速切割仪(Isomet,Buehler,LakeBluff,USA)切成1mm×1mm×8mm柱状试件。利用微拉伸测试仪(BISCO,IL,USA)进行微拉伸实验,拉伸速度为1mm/min。每组取1颗牛牙用于扫描电镜观察所有切割方向的切面。还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进行样本断口分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单变量多因素分析(全模型,平方和类型Ⅵ)和Tukey'sHSD多重比较,分析牛牙釉质不同切割方向和不同部位与牙釉质微拉伸强度间的关系。
结果:切割方向和自酸蚀粘接剂对牙釉质微拉伸强度存在交互作用(p<0.05)。矢状方向组和45°矢状方向组的微拉伸强度最低(p<0.001)。6种自酸蚀粘接剂中,粘接剂ClearfilSEBond的微拉伸强度最大(p<0.001)。颈部1/3部位的微拉伸强度显著高于切1/3和中1/3部位(p<0.001),但切1/3与中1/3的部位的微拉伸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45°斜切组对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p>0.05)。SEM观察发现矢状方向组和45°矢状方向组的较多釉柱平行于粘结面,其它组的釉柱垂直于粘接面;断裂模式大部分为粘接断裂。
结论:不同切割方向引起的粘接界面的超微结构不同。釉柱垂直于粘接界面时,粘接强度较大,釉柱平行于粘接界面时粘接强度较小。45°斜切组没有显著增加牙釉质粘接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