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在河南地区窑址和墓葬等遗址出土的黑釉瓷材料的基础上,对不同装饰品种的黑釉瓷器进行类型学研究。文章共分为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回顾河南地区唐宋金时期黑釉瓷器的考古发掘情况与研究现状,阐述了文章写作的目的与意义,并对文章涉及到的时空范围和相关概念作了界定。
第二部分,结合地层学知识,根据不同装饰品种对窑址、墓葬等遗址的黑釉瓷进行类型学分析。
第三部分,结合器物的出土层位、装饰品种、类型特征等因素初步将河南地区唐宋金时期黑釉瓷的生产发展状况分为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器物特征作了归纳总结:唐代前期为初步发展阶段,以纯黑釉瓷器为主,并伴有少量花釉瓷,总体还保留有隋代的瓷器特征。唐代后期至北宋初期为黑釉瓷发展成熟阶段,除典型的纯黑釉瓷器外,花釉瓷大量盛行,并出现了少量的油滴等结晶釉瓷器。五代、宋初的黑釉瓷器物种类与造型多沿袭唐代时期的器物特征。北宋中晚期至金代初期为河南黑釉瓷发展繁荣阶段,花釉瓷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结晶釉瓷器,黑釉酱斑、梳篦纹、剔刻花等黑釉瓷品种数量增加。器类除茶具外,饮食酒具和陈设类器也有所增加。金代中后期河南地区黑釉瓷发展走向衰落,产品种类减少,装饰工艺简单,凸线纹等装饰技法盛行。碗、盆、钵、罐等日常生活用瓷具多。
第四部分,通过对河南地区主要黑釉瓷装饰品种与周边地区典型窑口产品的比较,初步探讨黑釉瓷烧制工艺的交流与影响,总结了河南地区黑釉瓷的地域性特征。
第五部分,文章的总结与概括,并提出文章写作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