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香(Saruma henryi)属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马蹄香属,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其干燥的根和茎可入药,主治胃寒痛和关节痛。但是,目前对马蹄香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较少,并且其主要活性成分还未被确定。为了进一步探明马蹄香的化学成分,扩大该植物的药用价值,本文对采自秦岭太白山的马蹄香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将8.5kg干燥的马蹄香全草粉碎后用酒精室温浸提,浓缩得到粗提物,将粗提物用水悬浮后,分别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萃取物。对乙酸乙酯相利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反复重结晶等方法进一步分离纯化,并结合化合物熔点和薄层色谱判断其纯度。最后从马蹄香中分离得到12个纯品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高分辨率质谱(HRESI-MS)、核磁共振技术(1H-NMR、13C-NMR、DEPT、1H-1HNOSY、HSQC、HMBC)并结合化学方法鉴定了这1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calopiptin(1)、β-谷甾醇(2)、2,5-二甲氧基苯甲酸(3)、马兜铃内酰胺BⅡ(4)、7-甲氧基-马兜铃内酰胺Ⅳ(5)、马兜铃内酰胺Ⅳ(6)、马兜铃内酰胺AⅡ(7)、马蹄香碱(8)、马兜铃酸Ⅳ(9)、马兜铃酸Ⅰ(10)、丁二酸(11)、胡萝卜苷(12)。其中化合物8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6、9和11为首次从马蹄香属中分离得到。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对马兜铃内酰胺Ⅳ进行了结构解析,首次报道了该化合物的碳谱数据,并通过二维核磁共振(HSQC,HMBC)对其碳和氢信号进行了全归属,更正了文献中对H-2和H-5信号的归属错误。
以4种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和4种植物病原真菌(白菜黑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西瓜枯萎病菌、葡萄炭疽病菌)为测试菌,分别测定了化合物1-12的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马蹄香碱(8)具有较好的抗细菌活性,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抑制作用更明显;马兜铃内酰胺和马兜铃酸都具有一定的抗细菌活性。
最后讨论了马蹄香碱以及菲类衍生物的化学分类学意义。菲类衍生物为马兜铃科植物的特征化学成分,为马兜铃科植物的化学分类学提供了依据,马蹄香碱是马兜铃科和防(己)科存在亲缘关系的化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