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酒小旗,酒水招商加盟旗舰平台

战国策派美学思想研究

来源:酒旗网  作者:酒小旗   2023-08-28 阅读:640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战国策派”作为一支新兴的学术团体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其中的两个发起人,陈铨与林同济先生从德国唯意志主义美学观中得到启发,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当时的国情,创造了一些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观。
  众所周知,德国唯意志美学有两个代表人物,一个是叔本华,另一个是尼采。叔本华围绕意志占人生主导这一观念,创造了自己的生存意志美学。他认为,人在现实生活的痛苦与负荷中可以借用艺术暂时来麻醉自己的心灵,得到顷刻的解脱。叔本华的意志哲学深深的影响了尼采早期的哲学观,尼采曾说过,叔本华是他的精神导师。与此同时,尼采在叔本华悲观主义的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自己的乐观主义美学。叔本华和尼采的思想都由人生意志的假说而来,创造性地发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美学观。尼采是在消化与理解了生命的意志是痛苦的根身后,选择了直面与超越人生。他主张通过日神和酒神的调和,化现实的苦难为审美的快悦,也就是所谓“从形象中得解脱”。
  作为尼采美学的最早传播者梁启超,是他把尼采的思想介绍到中国来,使得中国的许多美学家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德思想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研究中去。陈铨与林同济步其后尘,更进一层。在研究叔本华悲观主义美学思想基础上,并且最终皈依尼采的乐观主义美学。
  叔本华与尼采对陈铨与林同济的文艺理论观与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的宗旨意在讨论战国策派的这两位学者对叔本华与尼采思想的介绍,讨论作为战国策派的主要代表的美学思想。上个世纪初,战国策派兴起时期,中国正饱受战火洗礼,许多仁人志士都想积极寻找一条可以救亡图存的道路。其中,战国策派的仁人志士就树起了民族主义的大旗。他们强调人的创造力,反对那些束缚天才思想的条条框框。他们的美学是在批评中和重估一切当前的文化价值以后建立的。
  在哲学上,力本体论一直是西方人推崇的一种美学观,而力的概念恰是中国人的观念里面较为淡薄的一个部分。陈铨与林同济想把这种美学观介绍到中国来,这种观念恰好符合他们当时推崇的民族主义的内涵与外延。尼采的超人在陈铨这中国化的改造了一下,变成了一种文学上的英雄崇拜。他认为对英雄的崇拜完完全全是一种审美的活动,不带任何一点名理的思考,是需要从心底涌显出来的情感。只有培养了中国人的英雄崇拜的观念,才能进一步让民族意识觉醒。对英雄的崇拜才让人凝聚在一起,成为一股绳,在国家危难之际,人们会变得空前团结。林同济的思想更学理化一些,他把审美的心理效应分成了三个步骤:恐怖、狂欢与虔恪。其中虔恪是他独创的一个美学范畴。他对审美心理活动的分析,就是在调和物与我的界限,试图打破对立,建立一个调和折中的美学境界。
  本文首先介绍叔本华与尼采美学在德国的思想背景,以及他们的主要美学思想。其次,介绍战国策派思想与德国意志美学思想的产生共鸣的历史背景,以及论述陈铨和林同济又是如何有选择性地将尼采与叔本华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美学思想中去的。第三,介绍战国策派仁人志士在受到德国意志论美学的启发后,怎样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再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学思想,再次表现为文艺批评理论、文艺创作和对中国之“道”的新阐释。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推荐酒水资讯
分站信息
酒小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