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童年缺少关爱,父母的忽视给他带来了永久的心理上的创伤,给他以后的文学创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卡波特来说,文学创作曾经是缓解他的童年创伤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非虚构小说《冷血》的创作不仅让他再次经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不幸,而且让他再次受到了创伤。鉴于此,本文运用创伤理论详细地剖析作者卡波特与小说主人公佩里·史密斯童年创伤的经历、症状,分析《冷血》创作给卡波特带来成功的同时,也给他造成新的创伤,他从此没能从《冷血》创作造成的情感创伤中走出来。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包括作者卡波特与小说《冷血》的介绍、文献综述、论文结构与意义的说明。第二章主要阐释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即创伤理论,包括创伤的定义、创伤应激障碍及典型的创伤事件。第三章和第四章在创伤理论和其他文献的基础上,分别研究卡波特和佩里·史密斯的创伤经历,并对他们的创伤症状进行了解释和剖析。卡波特的童年创伤主要包括父母忽视、性骚扰;他表现出了典型的创伤应激障碍的症状,即分离焦虑障碍和对立障碍。佩里·史密斯也经历了父母忽视、性骚扰,并发生过交通事故;他经常做相同的梦,显示出了闪回和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创伤应激障碍的症状。第五章论述在《冷血》的准备与创作过程中,通过与凶手交谈、了解他们的创伤及残忍行径、停止帮助他们向高一级法院上诉,这既让他们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也给他的小说带来了结局,而且最后同样重要的是目睹两个凶手的死亡,卡波特再次经历童年的创伤,并再次受到了伤害。受创伤的折磨,他显示出逃避、酗酒和幻觉的创伤后遗症。最后一章是论文的结论部分。在总结前文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出结论:写作曾经给卡波特带来成功,但是《冷血》的创作给他带来的情感创伤多于其缓解的,卡波特再次受到了伤害,从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