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其一级亲属(first degree relatives,FDRs)即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糖尿病的高致死致残率已备受关注,而作为并发症之一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成为主因。因此,对于T2DM高危人群心血管风险的评估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目的:
探讨糖耐量正常的T2DM患者FDRs群体心血管危险因素干预策略,为T2DM CVD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资料与方法:
从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枣庄市立医院就诊的70个T2DM核心家系中筛选206例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通过“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选取60例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进入研究,男28例,女32例,年龄(40.2±6.8)岁。入选者随机分营养治疗干预组40例,对照组20例。根据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判定糖耐量正常:空腹静脉血浆血糖(FBG)<6.1 mmol/L,OGTT试验后2小时静脉血浆血糖(P2hBG)<7.8mmol/L。排除标准:排除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肿瘤及其他消耗性疾病;排除原发性家族性高脂血症、甲状腺等内分泌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相关性疾病;排除急性感染、创伤、应激、妊娠及继发性糖尿病。对所有入组对象进行评估,并建立档案,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烟酒史、健康状况、CVD家族史、工作及体力活动情况等。统计身高、体质量、腰围(WC)、臀围(HC),计算出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测量血压[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FBG、P2hBG、血尿酸(UA)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选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分析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连续留取夜间10时至次日凌晨6时的尿液,选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尿白蛋白,并计算每分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评估指数(HOMA-IR)。应用高分辨率超声进行肝脏检查。应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组研发的“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量表”,对所有研究对象干预前后进行ICVD危险评分,评估CVD发病风险。两组均定期给予糖尿病(DM)、心血管疾病健康知识讲座,合理运动指导,定期门诊及电话随访,危险因素监测,信息化动态管理等,干预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相对固定的营养餐,进行个体化干预。干预治疗后第6月、12月、24月进行随访,记录并评估两组各项代谢指标的变化及ICVD危险。
结果:
干预后6月、12月、24月,相比对照组,干预组多重危险因素明显回归,心血管绝对风险度明显降低(P<0.01)。
结论:
T2DM糖耐量正常FDRs存在CVD的多重危险因素,合理的营养综合干预可使CVD获益最大化;对心血管高危群体应选择个体化预防方案,加强长期的一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