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常常好发于存在高龄、酗酒、凝血异常、痴呆、癫痫发作甚至脑脊液分流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尤其是有着轻微颅脑外伤病史的老年患者存在较高的患病机率。尽管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策略优劣尚存争议,但是简单的钻孔引流术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最有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段,然而手术后仍存在着从9.2%到26.5%不等的复发率。这极大地增加了患者自身及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和身心负担。而且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如果复发将导致肢体活动障碍,神经功能缺失,偏瘫,植物生存状态,甚至死亡等不良预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目前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扩大和复发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目前趋向于认为,在慢性硬膜下血肿发展的病理过程中,多因子参与的局部持续性炎症反应和血管新生是两个关键环节。酪氨酸激酶家族配体EphrinB2是新发现的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传导系统中的一名重要成员,除了广泛参与神经系统轴突再生,细胞间信号传导等之外,最近发现其在血管分化和血管发育过程中也起到关键作用,而且Eph/Ephrin系统被发现可以改变炎症状态下的血管内皮细胞表型,导致组织液和炎性细胞穿过血管渗透至间质组织中,这与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机制很类似。故我们推测EphrinB2在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及复发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的:通过检测酪氨酸激酶家族配体EphrinB2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外膜中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组探讨EphrinB2在血肿外膜中的表达情况与慢性硬膜下血肿是否复发,影像学所示血肿密度差异,血肿厚度差异,有否中线移位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为阐明其通过参与血管生成及介导局部炎症反应在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进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和存在的具体机制提供新的研究线索。
方法:收集56例经头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或者应用抗凝药物的患者以及非典型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排除在入组范围外,严格筛选患者确保符合样本要求。所有入组患者均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实施标准的钻孔血肿引流术,局部麻醉下实施手术,并将所有术中获得的血肿外膜标本进行石蜡包埋后行组织切片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检测EphrinB2的表达差异情况。依据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将患者分组,并分析EphrinB2在血肿外膜不同组间的表达差异,据此推测其与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及进展存在的相关性。
结果:
1免疫组化检测显示EphrinB2膜蛋白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外膜中均有表达,进一步分组比较发现,在血肿复发组患者中EphrinB2的表达较非复发组显著增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在依据头CT和MRI影像学特征分组中,血肿外膜中EphrinB2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在血肿呈混杂密度组中最高((X)±s=0.25±0.02;n=24),次之为等密度血肿组((X)±s=0.14±0.02; n=17),在血肿低密度组中最低((X)±s=0.05±0.03; n=15),不同血肿密度患者血肿外膜中EphrinB2表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厚度(血肿最大横径)>3cm组EphrinB2平均光密度值为((X)±s=0.21±0.09;n=22),2-3cm组中为((X)±s=0.13±0.05;n=23),<2cm组平均光密度值为((X)±s=0.04±0.02;n=11),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EphrinB2表达情况在中线是否移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25)。
结论:酪氨酸激酶家族配体EphrinB2作为血管新生的调控因子,参与了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及术后复发,可能的机制是局部炎症反应作为始动因素,使得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增多,同时EphrinB2等血管生成的调控因子持续的参与外膜中新生血管的成熟化及再出血,并且与局部持续性炎症一起导致内皮细胞细胞间隙增宽,渗出明显,使得血肿不断扩大进展及复发。该课题首次证实了血管新生调控因子EphrinB2参与了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发展和复发,而且与头CT显示的血肿厚度,密度存在明显相关性。这为预测血肿进展,指导患者术后早期服用抗炎药物或局部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从而减少术后复发率提供了方向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