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
河北三井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泊头市境内,1946年建厂,2000年完成国营企业到股份制的改造,建立了河北三井酿酒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在泊头市工业园区扩建成白酒酿造和生物发酵项目新厂,同年完成搬迁, 2009年12月增资扩股成立河北三井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1月成功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三井酒业已成为泊头工业园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公司现有员工800余人,占地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亿元,年产白酒2万吨。三井传承古法酿造,现有持续使用与发酵三十年以上陈年窖池1000余个,5000平米的地下恒温酒窖,五年以上优质原酒常年窖藏10000余吨。公司主要产品为“三井十里香”和“三井小刀”两大系列近百余个品种,“三井十里香”和“三井小刀”多次荣获河北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销售区域覆盖京、津、冀、鲁、豫、晋、辽、蒙、苏、皖等十余省、市、自治区,2007年12月,“三井”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多次荣获“河北轻工优秀企业”、“省科技进步先进企业”、“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省环境治理达标企业”、“全国食品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全国食品安全十强企业”等称号。三井酒业以自己的业绩奠定了河北白酒酿造知名企业的地位。公司始终把服务社会,繁荣地方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为己任。近些年,公司不忘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连续多年资助数百名贫困大学生就学;改进工艺流程,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采用废水回用系统,大大降低了用水量;建设“万亩高梁种植基地项目”,以工带农实现工农业发展双赢;不断提高职工薪资福利,在全球金融危机大环境下做到不裁员不减薪,保侍社会的和谐稳定。公司弘扬“酿一品酒,做一品人,永远追求一流品质“的企业理念,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创新企业管理机制,广纳人才,建立起科学完备的研制、开发、生产、质检体系,坚持用先进的的文化理念引导员工,缔造了独具特色的“三井”文化。2009年,公司投资4.55亿元建设“三井农产品综合加工项目”,并于2010年9月完成一期“三井发酵园”的建设并投产。目前,三井人正在向着“河北食品骨干企业、中国食品名牌产品”和“建设百年三井”的目标展开全面冲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全新的三井酒业将展现在世人面前。一九二零年至一九四五年早在 1920年,余姓在泊镇新华街创办第一家酿酒作坊,取名“泰盛永”。随之,“恒兴泉”、“恒升泉”、“德兴泉”、“聚兴永”、“永兴泉”、“少泉”、“礼泉”七家酒坊相继兴办。但由于当时正处在军阀混战时期,加之后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不聊生,经济萧条,直到1945年,泊镇的酿酒业一直处于艰难维系状态,几近凋零的境况。八家酒坊仅存五家,最大的“泰盛永”也只有20余人,5-6间草棚,一个甑桶,两盘石磨,几十口大缸的规模。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九年1946年,泊镇解放,人民政府开始对酒坊实行公私合营,将“泰盛永”、“德兴泉”、“ “恒兴泉”、“ 恒升泉”、“ 聚兴永”五家酒坊并为一个酒厂,取名“ 公私合营聚兴永酒厂”。1949年,国家对私方股份全部折价偿还,酒厂从此变为国营企业。当时有职工41人,三套蒸馏设备,厂房178间(租用),年产白酒173吨。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一年在三年经济恢复和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期间,广大工人因翻身解放焕发了极大的劳动热情,酒厂规模取得了稳定发展。至 1957年,职工发展到150人,厂房增至207间,年产白酒达580吨。同时,有了简单化验仪器,开始用显微镜观测酒母,添置了鲜薯粉碎机,在制酒工艺上试验成功了快速制曲法,清蒸混烧法。1958年“大跃进”,使我国经济发展蒙受了重大挫折,次年,进入三年困难时期,粮食极度紧缺,该厂被迫缩小规模,职工被迫下放,基本停止了粮食酒酿制,代以伊拉克枣、甜菜、甜秫秸为制酒原料,均收效甚微。至1961年,停止白酒生产,转产B 12 、人造肉、酱油等,由于缺乏设备和经验,均未取得成功。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五年 从 1963年开始,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国家经济开始出现转机。就在这一年,该厂以红粮为原料试制成功“十里香” 优质白酒,并瓶装出售。到1965年,该厂开始取得恢复性发展,原有设备陆续启动,并添置了扬渣机,新建仓库13间、粉碎车间7间、快曲房9间,年产量由63年的220吨发展到460吨。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七年1966年到1976年的“文革”十浩劫时期,政治动乱,经济瘫痪,该厂生产被迫停顿。到1968年底厂革命委员会成立,混乱局面才开始慢慢平静。这期间,由于“左”的思潮影响,生产受到极大干扰,十年间,年产量始终在300~400吨左右徘徊,1976年产量仅达364吨,远未恢复到“文革”前水平,而且经济效益不佳,1975年至1977年连续三年亏损24.1万元。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党把工作着重点开始转移到移经济工作上来,改革开放的序幕开始拉开。在改革的大潮中,该厂开始从计划经济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获得经营自主权,内部加强了基础管理,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管理者和职工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调动,企业重新萌发生机。1978年白酒产量达到811吨,扭转了连续几年的亏损局面,1979年白酒产量首次突破千吨大关。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五年随着社会对白酒需求的不断增加,企业规模迅速扩大。 1982年初,开始在泊镇北环路(现裕华路)南侧筹建新厂,同年六月酒厂迁至现址。新厂占地135亩,固体车间5个,粉碎车间、酒母曲房车间、装酒车间各一个,锅炉两台,深机井两眼,白酒生产能力达到2000吨。1984年,液体车间建成投产。1985年白酒生产能力创下3000吨记录。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三年1986年,酒厂作为泊头市首批试点单位,实行招标承包制改革。尽管承包制存在不少缺陷,但对“大锅饭”式经营管理模式来说,毕竟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大大调动了职工积极性。这期间,企业还加大技改投入,1989年建成大型利用三废节能的“上流式厌氧发酵” 沼气池项目,1990年完成液体生产3000吨翻5000吨改造项目。此外,还上了二氧化碳回收、节水池工程等项目。因此,尽管面临1989年开始的全国经济治理整顿,基本建设压缩,银根紧缩,原材料涨价,资金困难等不利因素,企业效益还是取得了较快增长,利税连续稳定在500万元以上,至1993年,达到902万元,创历史最高记录。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七年但是,在这期间,酒业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中、小型酒厂林立,产品供大于求,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国家经济持续紧缩,资金紧张,市场疲软。面对困难的市场环境,企业内部改革的步伐却未能跟上,机制不活,管理粗放,产品开发滞后,产品结构单一,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市场份额逐步缩小,东北、河南市场先后被挤出,承德市场丢失大半,区内市场未能打开,从 1994年起,企业效益开始逐年下滑,至1997年,出现亏损150万元。一九九七年至二〇〇五年1997年6月,企业重新调整了领导班子,祁建发同志出任厂长,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新的领导班子,认真分析了酒厂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酒厂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总结经验教训,引入了全新的经营理念,提出了“酿一品酒,做一品人,永远追求一流品质”的企业理念和“创新机制,规范管理,营造品牌,拓展市场”的治厂方针,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00年9月,在泊头市率先完成了企业改制,创建了“河北三井酿酒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向以股份制为产权特征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转换。与此同时,公司导入了先进的“A”模式管理,建立了预算、工作计划考评,员工绩效考核一整套监控、预警、激励体系,建立起独具三井个性特色的管理框架。在硬件建设上,投资2000万元,先后完成了液体生产线改造、固体窖池改造、锅炉改造,新增灌装生产线六条、新上RO反渗透纯水生产线一条、DDG高蛋白干饲料生产线一条、超高温灭菌酸奶生产线一条、巴氏灭菌消毒奶生产线一条,生产条件大为改观。实施名牌战略,与京、津、石十余所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协作关系,常年聘请全国白酒专家、川酒勾兑专家为技术顾问,确立了“生产健康绿色食品,保证安全,追求更好”的质量方针,2004年内全面展开了ISO9000认证工作,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质量体系,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主导产品三井牌“十里香”为“河北省名牌产品”,新品三井牌“小刀”2004年度荣获“河北省名牌产品”称号。公司始终把企业文化做为企业品牌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坚持“内抓质量,外抓形象”,借助外脑对公司IV系统进行了全新包装,出台了《三井员工手册》、《三井文明礼仪规范》,创办了《三井信息报》,建起了图书室、舞厅、球场等员工文娱场所,投资建起了三井广场,多次与政界、媒体联办大型文化活动,多次赞助社会公益事业,2002年投资1500万元新建了办公楼、营业厅、北门、绿地、荷花池,树立了三井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几年的努力,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品种质量不断提升,效益不断增长。目前,产品已覆盖沧州、唐山、保定、张家口、邯郸、邢台、石家庄、衡水及省外山东、河南、山西、甘肃、内蒙、天津等地区市场,并呈畅销之势。2004年实现了新的突破,产品销量、销售额、实现利税均比上年增长20%以上。二〇〇六年二〇〇八年2006年,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在泊头市工业区新建了白酒酿造和生物发酵工业园,并于同年完成搬迁。在此期间,“三井十里香”和“三井小刀”双双荣获"河北地方名酒",公司荣获“全国食品安全十强企业”称号。这一年,公司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推出“充分发挥产品优势,在做满省内市场的同时,加大省外市场开发力度,创造外埠市场辉煌”的市场战略,使产品覆盖了京、津、冀、鲁、豫、晋、苏、蒙、辽、晥等10余个省(市、自治区),销量连续三年增长30%以上。2007年,公司加大了中、高档优质酒开发力度,实现全年销售翻番,上半年优质酒销售做到淡季不淡,销售量同比增长20%的。12月,“三井”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三井十里香”全面升级,以“生态柔香、恒温窖藏”的全新概念诉求,先后推出柔香三星、四星、五星,恒温窑藏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等多个品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对 “三井小刀”品牌进行了全面升级,为“三井小刀”注入了“喝小刀、成大器”、“草根之王”的全新品牌诉求,并聘请影视明星张国强担纲“三井小刀”品牌代言人,在企业产品名牌战略上又跨进了一大步。这一年, “三井十里香”和“十里香酿酒”双双获得《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二〇〇九年至今 2009年初,公司领导层高瞻远瞩,与泊头市西辛店乡合作开发了“万亩红粱种植基地”项目。此项目的推出,不仅保障了原料供给,而且极大地拉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当地农户创富增收开辟了新路。与此同时,占地400余亩,投资4.5亿元,集生产、物流、农产品加工、仓储、文化、休闲、娱乐、会议、宾馆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发酵园生产物流与文化产业园”项目如期开工。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三井发酵园”车间主体已建设完工,2010年9月即可投产。2010年1月26日,在经过6个月的筹备之后,公司在天津滨海新区泰达万丽酒店举行的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仪式暨场外交易市场高层研讨会上,正式挂牌交易,成为沧州地区在天交所挂牌上市的三家企业之一。从此,三井酒业也正式叩开了资本市场大门,步入了快速拓展之路。